彭雪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军事家)生平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31 12:45:24   来源:   评论:0

彭雪枫(1907.9.9 - 1944.9.11),生于河南省南阳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和歌颂彭雪枫,在河南省南阳镇平县城北隅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另有多部影视作品反映了彭雪枫将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人物简介
彭雪枫(1907.9.9--1944.9.11),原名彭修道,河南省南阳镇平县七里庄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革命家。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彭雪枫

  彭雪枫

1907年生,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5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红1军团4师政治委员。在中央红军进行的历次战斗中,他无役不从,每次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且多次担任先锋部队的指挥员。1936年秋被派往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书记。后任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艰苦斗争,先后取得1942年冬季淮北反“扫荡”和1943年3月山子头战役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期间他刻苦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博览中外兵书,总结实践经验,对抗日战争的游击战术和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论述。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授课。
1944年8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不幸被流弹打中牺牲,时年37岁。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哭彭八首》中深情地写道:“淮北哀音至,灯前意黯然。生平供追想,终夜不成眠。”“廿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灵。”“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我身惜后死,努力贯初衷。”彭雪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他光明磊落,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他刻苦好学,文武兼备,机智顽强,是中共卓越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河南竹沟创办了著名的《拂晓报》,深受广大干部和军民喜爱,受到党中央的赞扬。他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授课,并主持创办四师拂晓剧团。著有《娄山关前后》《豫皖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等文。
  
  名字由来
  
  
诗人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通过深秋的一片红色,热情讴歌霜后的红枫有着春天一样的生命力。枫在霜的洗礼下练就了火红的浓艳,雪中的枫叶更是那么的耀眼亮丽。红枫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刚毅的性格、顽强的生命力、永恒的情感。
彭雪枫(原名彭修道)为了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不怕风霜雪雨的坚韧品格,他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改名雪枫。
生平事迹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彭雪枫智勇双全,率军南征北战,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
抗战爆发后,彭雪枫到等地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创建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壮大了抗日武装队伍。
1938年9月30日,他率两个新兵连373人,向豫东地区挺进,多次与活动于睢县杞县太康一带的张震、萧望东部配合,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声威大振。随着抗日队伍的壮大,1939年,彭雪枫率部继续向东挺进,建立了以永城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11月26日,在河南杞县傅集成立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彭雪枫亲自兼任校长,先后经历了历经抗大第四分校、雪枫军政大学、华东雪枫大学、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后成长为我军著名高等军事学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1940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6支队在运河线、黄泛区,北靠陇海路、南跨涡河间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并进入皖东北地区,与淮北路东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合,组建了骑兵团。1942年—1943年,彭雪枫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在洪泽湖地区坚持敌后抗日战争,纵横弛骋,浴血奋战,取得了著名的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1944年,日军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攻陷了郑州、洛阳、许昌、郾城等38座城池,中共中央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向国民党收复失地,彭雪枫奉命西征。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麾下的新四军第4师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围歼李光明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
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在彭雪枫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在彭雪枫的家乡河南南阳镇平县,专门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1984年9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雪枫中学”被确定为南阳市重点高中。1994年在诺曼底登陆50周年之际,英国女皇批准将《威尔克圣宝剑》转赠给彭雪枫陵园,以纪念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解放做出的卓越贡献。

3缅怀英烈编辑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分别为彭雪枫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在河南省夏邑县孔庄乡建有彭雪枫纪念馆,在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建有彭雪枫将军陵墓和纪念碑。其中彭雪枫将军在泗洪县半城镇的雪枫墓园是将军的埋葬之处,是将军真正的陵墓所在地。陵园大门有李一氓的亲笔题联“半壁江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

4英名永垂编辑

1946年6月,内战爆发。11月下旬,新四军四师部队和淮北地区党政机关先后撤离。国民党部队和地主还乡团进入淮北后,不仅破坏了烈士陵园,还把彭师长的遗骨抛撒在水塘里和路旁荒野。
一个目睹了敌人暴行的哑巴群众,利用黑夜冒着生命危险爬进陵园,从齐腰的水塘中和荒

彭雪枫中弹殉国纪念碑

野路旁,把彭师长的遗骨一块一块的收集起来装进随身携带的蒲包里。然后他连夜奔向洪泽湖边,找到坚持在湖区斗争的我党游击队,把彭师长的遗骨交给游击队保管。游击队员用红绫把彭师长的遗骨包好,装入一个坛子,再放进棺木中,秘密埋在洪泽湖边的一个石岗上。由于坏人告密,哑巴被敌保长高欧魁抓住。高欧魁对哑巴严刑拷打,要其交出彭师长的遗骨。哑巴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947年3月, 我军打回淮北,高欧魁和破坏烈士陵园的凶手被枪决。
1949年1月,淮海战役刚刚结束,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冒着刺骨的寒风专程来到半城镇,看望久别的父老乡亲,凭吊牺牲的战友。当他目睹彭雪枫墓和烈士陵园遭受敌人疯狂破坏后的惨景时,无比愤怒,泪流满面。张震当即指示重新修建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人们把彭师长的遗骨从洪泽湖畔石岗上起出来,用棺木重新入殓后,安葬在一块新墓地上。新墓地的墓址,从原来的纪念塔南,移到纪念塔北。重建后的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烈士纪念塔巍峨高耸,纪念室宽敞整洁。如今,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人物年谱编辑

求学经历

1907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二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
1912年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
1915年入本村私塾读书。
1916年春,考入镇平县仓房街初级小学读书。
1919年春,入察院模范高等小学堂读书。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爆发,率领同学上街演讲爱国道理,动员同胞抵制日货。
1920年秋,在察院高等模范小学堂毕业。因家贫无法继续升学,在家协助耕作和织绸子。
1921年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后因伯父家境困难,复辍学。
1922年春,到北京投靠在冯玉祥西北军第一师任秘书的族叔彭禹廷,入冯部西北军“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读书。
1923年春,第十六混成旅扩编为陆军第十一师,学校易名为“陆军第十一师官佐子弟学校”。
1924年春夏之交,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学校易名为“育德中学”。秋,彭禹廷中断资助。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让其在该校小学部教国文,每周七小时,月酬十元,才得以继续上学。

革命之路

1925年在爱国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独秀文存》等进步书刊。“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同学同校方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6月下旬,经唐纵介绍,在育德中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3月,育德中学西迁至绥远。8月,育德中学解散。
9月下旬,返抵北京入北京汇文中学读书。
下旬,汇文中学建立中国共产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并负责东城区学生运动工作。
11月,发起组织《汇文学艺》读书会,团结了一批穷苦同学。
12月,因指挥读书会会员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被警宪机关侦悉,不得不离校躲避。
1927年2月,入北京今是中学读书。中旬,参加党领导的北京南郊暴动。事败后,以嫌疑犯被拘留,因无据获释。
3月,任今是中学党支部书记
4月,李大钊被捕并英勇就义。京津地区白色恐怖,被迫离开今是中学。
6月,考入开封训政学院专修班。
1928年2月,在《国闻周报》发表《塞上琐记》等散文。
9月初,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文学系,终因经济无援而辍学。中旬,受党派遣到天津开展工作。
10月,为适应白区秘密工作需要改名为彭雪枫。
1929年
6月,被派到烟台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做兵运工作。
10月,在《国闻周报》副刊发表《烟台纪行》。
12月,奉派往福山做农运工作。

军旅生涯

1930年2月初,奉派到上海中央军委工作。
5月,奉派到鄂东南红五军纵队任纵队教导队指导员。
6月中旬,红五军扩编为三军团,五纵队扩编为红五军,下辖三个纵队。任一纵队政委
7月,三军团在彭德怀同志指挥下南下湘东。在永和市与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的一军团会师合编为一方面军。同月24日,一方面军奉命西进,二攻长沙城。
9月中旬,撤围长沙,回师湘东、赣南
同月下旬,调任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委员。
1931年春,红三军团六师改番号为二师,任政治委员。4至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二师为主力部队。
1932年春夏之交,指挥二师参加宜(黄)乐(安)战役,歼敌五十二师高树勋残部。8月,粉碎了二师师长郭炳生的叛变阴谋。荣获“红星奖章”。
1933年5月,调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率部东征,连战皆捷,进逼福州。11月,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4年春,伤愈,调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学习。此期间,创建四师《火线剧团》;创办四师油印小报《猛攻报》。
7月,调任江西军区政治委员。
10月,调任中央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随大军长征。
12月,调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
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地区缩编,五师编为十三团,任团长。19日,红军回师遵义,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十三团为先头部队,架设浮桥强渡,将敌击溃,保证了大军安全渡江。
同月25日拂晓,十三团攻占桐梓城。当天,接受夺取娄山关任务。率领十三团先于主力两日,向娄山关急进。经激战,于是日午后五时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晚八时攻占娄山关。

奔赴抗日战场

1937年2月,以“望敏”笔名在《世界日报》发表散文《说太原》。
5月,奉命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到北平、天津,济南作统战工作。
6月,返太原。
同月下旬,赴延安向中央汇报平津济之行的情况。八月,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
山西大学作题为“游击队政治工作”的报告。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工作人员奉命撤向临汾
陪同周恩来撤离太原。
11月8八日,太原沦陷。
11月中旬,举办临汾学兵队,培养抗日干部。
11月底,在临汾发动声势大的驱逐张慕陶运动。
1938年1月,著《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一书,后由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发行。
同月下旬,八路军总部进抵洪桐县马牧村,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直接对话。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宣布撤消。
2月中旬,率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部分人员离临汾到河南确山县竹沟镇
同月下旬,到武汉长江局向周恩来、叶剑英同志请示工作。
4月,在竹沟举办教导队,招收豫南抗日青年,培养抗日干部。
7月,写《游击战术的几个基本作战原则》一文。作为教导队的教材。
8月8日,在《解放》第四十八期上发表《论在敌人后方工作》一文。
9月,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将工作重心转向豫东,创造豫皖苏边新局面。廿七日,竹沟抗日武装隆重举行进军誓师大会。
同月29日,《拂晓报》创刊。雪枫同志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发刊词并为刊头题字。
任司令员兼政委。同日,率部向豫东敌后进发。
同月8日,游击支队、睢杞太三支队、肖望东先遣大队,在河南省西华县杜岗胜利会师。三支抗日武装统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
同月底,建立拂晓剧团。
11月,率部通过淮(阳)太(康)公路封锁线,进抵鹿邑县

[责任编辑:王明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彭雪枫在竹沟开展的统战工作
下一篇:彭雪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军事家)生平简介 (续集)

 乡镇导航:贾宋 侯集 枣园 彭营 马庄 柳泉铺 石佛寺 晁陂 老庄 曲屯 遮山 卢医 二龙 王岗 杨营 安字营 郭庄 高丘 张林 涅阳 玉都 雪枫
镇平县雪枫街道
版权所有:镇平县雪枫街道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南阳网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