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砥砺奋进的五年】“龙江第一村”把土地变车间跨越发展
作者: 李文学   发布时间:2017-09-15 10:13:0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记者 李文学)  九月的兴十四,一会儿细雨,一会儿放晴,天空挂着的斑斓彩虹,给了人们足够多的色彩。作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龙江第一村”兴十四的发展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载体。
 
  在兴十四,或者在带头人付华廷的意识里,无工不富这个事实已经早就看透了。问题找到了,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就要看准方向,一头扎进去,一条道跑到黑……这是兴十四认准的理,不能改,也不退缩。
 
  如何把土地变成一个最大的车间,把农区打造成工业产业的集成之地,这是一个课题,当然也是难题。付华廷日思夜想,村里一班人也夜不能寐,尽管兴十四已经名扬天下,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下一番功夫。
 
  怎么办?付华廷遍访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到处取经,在几十年兴十四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又一次开动脑筋,拓展视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让他茅塞顿开,总书记指示,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这个高瞻远瞩的思路让兴十四找到了方向,也找准了路径。
 
  选择好项目,大干快上工业产业,让全村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同时做好粮头工尾的产业探索。
 
  说干就干,这是付华廷的性格。面对机遇不迟疑,面对困难不退缩。兴十四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专家的指导下,迅速确定五大产业项目:北京卫诺恩植酸酶生产项目、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富华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大米、杂粮生产项目、北京科为博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酶制剂生产项目、富华有机肥厂有机肥生产项目。
 
  迅速立项,迅速建设,迅速投产,迅速实现盈利,这是兴十四速度的具体体现。漫步兴十四的这些工厂,激越人心,也震撼心灵。原来的莽莽荒野,现在是万顷良田;万顷良田又孕育了这些让兴十四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的产业项目。先说北京卫诺恩植酸酶生产项目,这个项目2016年完成各类单酶生产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62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300万元。
 
  聚变与巨变,是一种力量的结果。兴十四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2015年成立以来,建设了农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和便民服务平台,这些平台自运营以来,兴村网平台已入驻甘南县8个社区、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全县覆盖率达100%;共建设信息服务站点393个,发展信息员、草根物流队伍450余人,共计培训信息员、商家、政府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本地商家入驻183户,发布商品2145种,完成网上交易54890笔,实现总交易额1610万元。
 
  这个项目的盈利实现与渗透能力可谓是妙笔生花,也是兴十四的一次互联网+农业的具体探索,而且是功到自然成。
 
  关于兴十四的有机大米与杂粮生产,如今已经卖得如火如荼,好人种好粮,再插上营销的翅膀可谓是如虎添翼。
 
  付华廷说,现在兴十四还在继续做大做强有机大米、大煎饼、葵花、杂粮杂豆的加工产业。他们双管齐下,通过原有的经销商和兴村网电子商务平台把兴十四村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销往全世界。
 
  看兴十四村的村史,我们了解到,1985年,兴十四村就建设并投产了中国第一个村办乳品厂。这在当时,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也是榜样,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所以今天,当我们在兴十四的这些产业项目中体会这种大格局时,也找到了为什么兴十四能做大做强工业产业的答案:永不停步,勇于探索,从农到工,以农为本,稳农强工,强工富农,这是兴十四的“大道。”
 
  兴十四北京科为博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酶制剂生产项目,年产乳酸菌干粉近4000公斤,不仅如此,这个公司研发的植物乳杆菌一个品种,已经进入到小试阶段,一旦进入市场,将创造更大利润,值得期待。富华有机肥厂有机肥生产项目今年实现了新突破。这个项目的投产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价值,是一箭双雕。付华廷对这个项目饱含真情,他说,做企业,不仅要想着赚钱,还要想着利国利民,科学发展,这才是企业的健康思维,才能走得远,做得强。
 
  兴十四村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坚定地走好农区工业化发展新路子,强基固本、稳农兴工、谋求更大发展的新举措。这种经验,这种探索,勇气与担当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学习和弘扬。

[责任编辑:李倩] 

相关热词搜索:龙江 第一村 车间

上一篇:砥砺奋进的5年·陕西篇: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下一篇:【砥砺奋进的五年】“一榫一卯”传承工匠精神,这个金牌教练带领学生走向世界技能舞台

分享到:44.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