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枣园镇
竹编制品产销旺 传统工艺继承难
作者:王涵 王冰 刘理政 安攀 李威   发布时间:2014-04-24 09:18:17   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评论:0

  
  
  \  
  
  传承工艺编出财富
  
  ■赵村有300多户人家,祖上于清嘉庆年间由开封东金梁桥附近逃荒到此,村里的宗祠石碑上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及竹编手艺的传承发展史。
  
  走进■赵村,最引人注目的是农户门前堆放的竹子、竹片和老年人编织竹箩筐的身影。“从开春到现在,我编织了200多单箩筐,销路不愁,一个箩筐除去成本净利润能有20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挣上4000多元钱。”年过古稀的村民赵宗昌一边用篾刀破竹,一边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说,“这是一辈子的手艺,祖传的,丢不掉,出去打个零工哪能比自己足不出户便把钱挣到方便。”
  
  今年63岁的赵庆东,是村里的一位老篾匠。他六七岁便跟着老人学习编箩筐底,50年来几乎天天都在编,妻子也是村里数得着的女篾匠。有时候,夫妻俩一起编竹筐,配合十分默契的话一天能编织七八个竹筐,编织的竹用品很好卖,都是预订的,今天编好明天就有人来拿走。一个月下来,可以轻松挣得3000多元钱,而且还很自由。在农村这门手艺让大家的日子过得很恬然,竹编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材料讲究工艺细致
  
  “篾匠不隔人,石匠不堆门”。在■赵村上岗村民小组赵东志家的庭院里,随着一阵阵的劈竹子声和敲打筐沿的声音,赵篾匠双手在箩筐盘底旋转着摆弄,两三米长的篾条围着篾匠来回翻动……经过40多分钟的编织,一个箩筐便呈现在眼前。就这样,一天下来便可以制作4个箩筐。
  
  竹编产品需要大量的竹竿,在选料上主要采用湖北、西峡一带产的竹子,俗称水竹,竹子质地柔软方便破劈。
  
  竹编产品的好坏除了材料外还要看篾匠的工艺精细程度。从锯成竹节,劈成篾片,到编织成竹编用具,要经过好几道工序,而且都是手工操作。
  
  就拿箩筐来说吧,制作前先选好竹子,之后劈竹并根据需要把竹子刮平削光滑。接着破盘底篾,篾条要精细均匀、厚薄一致。然后安装好箩筐棒,下面的工作就靠篾匠不停地编织和篾刀的来回敲打,这样可以确保编出的产品细密结实。
  
  多年来,■赵村的群众依靠竹编业走上了致富路,并且还带动了附近多个村庄从事竹编产业。竹编产品远销湖北、山东、陕西等地,很多商户都是提前来下订单,实现了仓库的“零库存”。
  
  竹编工艺艰难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赵村的竹编产业走过了鼎盛时期。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都下学后从事其他职业或者外出打工,没有人再愿意待在家里从事这项枯燥的手艺活。
  
  据该村会计李朝甫介绍,在邻近的几个村,从事这一编织工艺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和妇女。虽说产品不愁销路,但是这一有着200多年的传统编织技术却在逐渐走向消亡。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竹编工艺品从多样化逐渐走向单一,许多有着历史记忆的竹编产品,如竹篓、馍篓等基本从现代人生活中消失。
  
  在■赵村,传统的竹编工艺也在根据时代的发展步入了转型期。据枣园镇宣传委员刁理哲介绍,由于■赵村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在外很有名气。许多黄酒、水果商家多次拿着竹编的小工艺样品前来了解情况并希望长期合作签单订货。只可惜从传统的工艺走向新生的事物一来需要一个引进和接受的过程,二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心血去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都寄希望于篾匠们,希望他们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勇于迈出第一步,让竹编工艺跟上时代的脉搏,让篾匠们真正编织出新的甜蜜的梦。8
  
  ——■赵村竹编工艺期待转型
  
  镇平县枣园镇■赵村有着200多年的竹编传统工艺,群众充分发挥祖传篾编手艺,将竹竿加工成竹箩筐、筢子、馍篓、篾筛、簸箕等产品出售。时间一长,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编专业村,姓赵的篾匠成了当时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大多数年轻人下学后选择外出打工,不愿从事竹编行当,竹编工艺正面临着断档。
  
  编后
  
  ■赵村竹编工艺始于清嘉庆年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村里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项行当,只有年过半百的老人还在坚守着。传统工艺到底如何继承,如何继续向前走?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应该“两条腿走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一条是全面继承传统工艺的制作手法、风格和题材。另一条,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古人与今人审美观不同。只有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才能得到现代人青睐,才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到传统工艺制作中去,才能令“老玩意儿”获新生命,在新时代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在■赵村,许多黄酒、水果商家多次拿着竹编的小工艺样品前来了解情况并希望长期合作签单订货。但村里老人却不能接受这种生产方式。其实,将传统工艺融入产业包装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将传统手工艺引入市场,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可以实现艺术、经济价值的共同提升。这种创新,既没有损坏传统艺术的原汁原味,同时也适应了现代人民生活的需要,使得传统竹编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责任编辑:李树娴] 

相关热词搜索:竹编 产销 传统

上一篇:枣园镇边整边改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下一篇:枣园镇“四动”扎实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乡镇导航:贾宋 侯集 枣园 彭营 马庄 柳泉铺 石佛寺 晁陂 老庄 曲屯 遮山 卢医 二龙 王岗 杨营 安字营 郭庄 高丘 张林 涅阳 玉都 雪枫
镇平县枣园镇
版权所有:镇平县枣园镇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南阳网  管理登录